蔬果
首页  〉購買生活

購買生活

其實“生活”究竟是什麽,什麽樣才是有自己的生活呢?
今天看的電視劇結局,主角和他的朋友們高興地圍在一起轉圈表達興奮之情,我卻被這個並非出自戲劇本身的目的的橋段所感動到了。仔細想想可能是因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這樣一個可以放肆地哭泣,或者放肆地大笑的人,這很正常,我知道。覺得異常的是,明明知道每一個人都有相應的面具,我也在每一個人面前都有一個固有角色,但是那麽多個角色裏面,就沒有一個是這樣隨心所欲的。
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人變成綿羊?
我以前很少更新這個日誌,就算寫也不會寫具體的事情,喜歡紀錄的是當下曖昧不明的心情。但是最近的自己,也開始寫一些非常流於口語的句子了。雖然無趣,但對我而言,這也並不是一個應該警覺的信號。直至前幾日朋友與我抱怨實習的重擔,說她無法接受這樣的一生--每天都是剪片,我都沒有自己的生活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工作之後,逐漸地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了。雖然諷刺的是,工作之後才是我們正式開始塑造生活的時候,但是匆匆忙忙地尋覓伴侶,組建家庭,似乎與我們追求的安逸生活相去甚遠。日常生活究竟是什麽呢?是每天回家時候的熱飯,每晚定時的淋浴,睡覺前的視頻娛樂,還是每天早上不想面對的鬧鈴?如果今天沒有工作,可能就會在家裏癱一天,也並不覺得有什麽異常,反而覺得是最高的享受,是多日勞動後親切的舒緩。
大學之後我就幾乎沒有更新過這裏了。現在才意識到,可能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失去自己的生活。
生活變得乏味並不是什麽可怕的地方,可怕的是每天活著卻沒有設想過期待,過去不會向生活索要什麽,但是還是小心翼翼地懷揣希望。如今則是光明正大地宣告,我放棄這些無謂的追求了。但是這些真的是無謂嗎?與別人開始一段感情關系的同時,我也失去了我個人的生活了。開始這個專業的同時,我也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需要付出如此重要的代價,是我在還沒有開始這些之前不能察覺到的。當我選擇這個職業的時候,我覺得辛苦沒關系,我可以不被改變,但是慢慢地,我做的決定並不是出於自己的想法,而是出於“別人想要這樣”或者“如果是他們的話應該會這樣做”而考慮的。處事方式和性格都改變了很多,作為一個更好的工人而被改造了,知道怎樣做大家可能會更滿意,但是這個東西卻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所以到頭來它也不會有獨特的魅力,只是一個“做得還行”的東西。你遞交之前明明知道自己對於作品的評價了吧,但是你卻還狠冷靜地說服自己,只是時間倉促的原因呢。所以歸根到底,還是自己拋棄了自己吧。
當我覺得對一件事情放下了的時候,絕不是因為真的放下了,而是自己暫時忘記了。如果允許自己的壞記憶持續腐爛,看起來是一件好事,但是事後再看回來的時候,我寧願原地燒毀,而不是讓它爛在心裏。比如吃飯的時候提起過去的事情,其實自己還是很介意,但是卻平和地帶過了這個匯率換算話題去,在飯桌上一晃而過的話題,現在卻持續在心裏生根。如果我更早地去到那個學校,是不是就會更早地意識到自己的平凡,更早地拋棄自己的生活?
還是說我也會有機會更早地開始自己的生活?
覺得自己的人生一動不動地靜止了,並且已經維持這個狀態好幾年了。自己的生活並不是家庭生活的延續,更不是高中生活的復製,所謂的自由不是逃避生活困難的借口,不是給予我們躲在被窩裏面看視頻的遮雨棚。每日重復的生活並不可怕,定時吃飯,定時睡覺甚至是令人稱贊的自律行為,令人恐懼的是缺乏前進的理由,缺乏構成這重復的生活的動機,於是生活只能乏力地日復一日地重復,但是我們卻將哪裏都不會前進。靜止在原地,無意識地度過時間的流逝。
為了打破這重復,也曾每日看書,每日聽歌,每日畫畫,拍照,煮食。帶來的快樂,並非一時三刻即可獲得,需要長久的堅持。如果脫離了某個壞境太久,就很難重拾那種感覺,如果離開一個人太久,就難以回憶起相處的種種。驅使我去做這些的,並非是活得更好的使命感,只是為了迷茫不知所措的自己尋找突破的借口。覺得自己一直以來都掩蓋了自己的情緒,難以相信社交的通路就這樣杯關閉了,只能逼迫自己與並不喜歡的人相處,不是沒有試過與別人坦誠相待,只是要麽落下別人能不停刺痛我的軟肋,要麽留下別人輕蔑的感情。
所以究竟什麽是自己的生活,什麽是自由,什麽是日常的幸福?
真的需要不斷地嘗試才有答案呢。過分的蠻幹和挑戰,可能只是,過於忍讓的代名詞。
借用電視裏面的比喻,當心受傷的時候,就蓋好好為她包紮,而不是任憑它流血,自己卻只會在旁邊說沒關系的,堅持下去。
那麽我們為什麽不選擇痊愈,努力過上好的適合自己的生活呢?
所以,如果不喜歡就做出改變吧。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