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要飯式約稿我算基本弄清一件事,就是其實並不是沒有飯吃,而是金錢問題依舊是困擾大部分人的難題。在保證基礎生活的無盡開支外,在買取精神產品上就得不斷拆分抉擇妥協放棄,尤其是尚未有明確收入的學生黨。作為創作者,作品定價多少合適?如何從你的材料費、生活成本中作出妥協?等等復雜問題在今日的社會經濟結構中充滿了無盡的矛盾。我個人作為一位希望將美術從權威主義拉下神壇的半後現代崽種,我覺得自己的作品和蘋果橘子沒有多大區別(無非是果農靠種樹,而創作者自己就是樹),沒能扭過來的還是當代資本意識形態。不是蘋果橘子就該廉價,而是它們已經作為普遍性到處都是了,但假如你身陷沙漠被風幹前,水果們照樣是金不換。問題在於我們如何抉擇自己與他人之間被異化的經濟關系,這種面對不同情景之間的動態平衡是否能包含尊重和愛,又或是僅依靠建立在自身欲望之上的絕對的利益對壘。
自從體驗過一個小時十五塊錢只讓在高峰期幹兩個小時的食品作坊後,我就再沒什麽雄心壯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