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
首页  〉送一天給你

送一天給你

暑假的時候和友人走在學校山邊的路上,不由自主地坦誠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怪癖,“如果我有很喜歡的人,我會想要給他買禮物,而且很有可能會買我自己很喜歡的禮物送給他。這個喜歡的人是泛指啦,包括一切的朋友,愛人,家人。雖然迎合對方的喜好買禮物是最好的,但是送給對方自己都不舍得買給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才會有‘啊這個真的是我值得珍惜的人’的想法呢。我奇怪吧?"
最近又想起了這個事情,因為接二連三買了很多禮物。送禮這個事情,有時候甚至還不是圖一句感謝,如果收到禮物之後很鄭重地道謝,反而會使我有些尷尬,仿佛交往只是出於禮節。但是如果一句感謝都沒有我卻會很心痛,覺得自己的心意沒有收到重視。理想的狀況是,這份禮物此後會時不時出現在你的生活中,可能是一只偶爾會寫寫的筆,可能是拍照時候的一個背景,也可能是吃進去直呼好吃的東西。總之,它如果能像是你生活中的一個驚喜,並讓你產生想要維持這種喜悅的心情的想法的話,它就是一份足夠好的禮物了。
最近喜事好像很多,一個朋友和我的哥哥都要結婚了。明明知道自己並不會參與他們的婚禮,卻希望禮物能代替自己的心情。是啊,除了禮物,我還能給什麽呢?我的區區心意,無論用什麽文字去表達都覺得矯情,只好用物化的禮物來做替代了。在選購朋友的生日禮物的時候,都覺得是在驗證自己是否足夠愛自己的朋友,在金額一定的情況下,應該集中投資一個,還是分散投資?買用的還是買吃的?用的雖然實用但是她若不喜歡則是浪費,有好吃的她未曾吃過的味道想要與她分享但是這個無形的味道卻會轉瞬即逝。思前想後的結果是再一次明白自己真的愛的淺薄啊--除了想要給她一份得體的禮物,我其實什麽也不能給她。現在在我腦海裏各種打轉的念頭,想要她得到最好的東西的想法,統統都不會傳達到她腦海裏面。最後送到她手裏的,可能只是一份看上去還不賴的禮物。
就像每次和長輩見面,離開時總是會收到一個紅包,急匆匆的大人世界裏面來不及好好對你說多去買些好吃的,快高長大,好好讀書,身體健康......千言萬語都只是用一張薄薄的紙幣替代了。好像很物化,但是大人們不過是遵循社會的符號啊,貨幣就像這個社會的萬靈藥,願望實現器,他們不知道孩子喜歡什麽,但是只要他們知道自己喜歡什麽就好了,我可以送他們一個實現的機會。
最近整理春節家裏人出去玩的照片,發現很多爸爸回頭看鏡頭的照片,其實他就是在等我這個沈迷於拍照的人。導遊在前面走得飛快,我卻為了一生可能只看一次的風景而成語步步停留,爸爸也不催我,他可能想的不是要馬不停蹄地趕路,而是兩個人迷路可能總比一個人迷路好吧,於是只是遠遠地站在那裏等我。
對於這樣沈默寡言的人,我能送他什麽呢?
暑假買了一條皮帶,一雙皮鞋還有一盒巧克力給爸爸,鞋子明明是按照碼數買的,但是卻比想象中大很多呢。爸爸愛惜那條皮帶,因為我告訴他是很名貴的款式,但是一定要記得常常用哦。但是也許他只會愛惜地放在一旁,並不舍得用。就像請回答1988裏面寶拉總是給爸爸買了不合適的東西,過小的襯衫,過大的皮鞋,甚至沒有德善那麽細心能夠察覺到這一切。但是爸爸卻總是露出一副很滿足的樣子。這是一種混在著內疚的復雜心情。
是啊,還有什麽可以送給你呢?
世界上難道真的有東西可以物化愛和喜歡?
很喜歡“每一個明天”裏面的歌詞:
-天佑我的愛人 給她永遠笑聲 並常對她偏愛
也許這就是此刻,未來都想送給家人朋友的禮物吧。
想起我那從未跟我要過禮物的媽媽總是會偷偷暗示我要送些東西給她,送過花朵,送過發卡,送給卡片,最後想想她可能只是想要在繁重的家務生活中要我送點愛和溫暖給她,拍拍她的肩膀告訴她她的本職工作做得很好,把我養得很好呢。
我能給的是那麽那麽地少,卻又像能有那麽那麽地多。
暑假和媽媽外出吃飯,我吃了半碗飯就吃不下了,哀求媽媽幫我吃掉一些,於是把牛肉飯裏面的牛肉和洋蔥壘在勺子的飯上,打算盛到媽媽的勺子裏。但是媽媽卻以為我要餵她,害羞地說別這樣我好不習慣。
在應該大方談愛的年齡裏面,我似乎都沒有好好表現過呢。
希望收到禮物的你們都能收獲愉悅。希望日後的我能夠滿足更多你的願望。

推薦